泰坦尼克号是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运营的一艘奥林匹克级豪华游轮。该船排水量达到46,000吨,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奢华的客运船只,被誉为“永不沉没”的奇迹之船。然而,这艘雄伟的游轮却在1912年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左右与一座冰山发生碰撞按天配资利息,导致船体右舷从船头至船中部破裂,五个水密舱进水。次日凌晨2点左右,船体断裂为两截,最终沉入了大西洋深处3700米的位置。船上共有2224名乘客和船员,其中1517人不幸遇难,幸存的遗体仅有333具被找到。
如果你曾看过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,你可能注意到,在船只逐渐沉没的过程中,几乎没有人选择跳海逃生。大多数乘客和船员依然在等待救援。许多人可能会觉得,这种行为十分“愚蠢”,难道我们没有更好的生还方法吗?答案是:没有。接下来,我将为大家解释,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跳海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展开剩余80%一位资深海事专家曾经解释道:在沉船事故发生时,跳海实际上会让你更快丧命,反而紧紧抓住船体或浮具的人更有可能获得生还机会。让我们回顾一下1945年7月30日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事件。当时,这艘重型巡洋舰遭到日本潜艇的袭击,造成300名舰员立即丧生,近900名船员落水。由于援救迟迟未到,这些幸存者在狂风巨浪中与体力的极限、恶劣的环境和鲨鱼的袭击做斗争。结果,这场海上灾难导致1199名舰员中仅有321人幸存,且其中4人因伤重在送医途中去世,这也成为了美国海军史上最严重的海上灾难。
这个案例说明了,如果轻易跳入大海,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。大海的未知与海洋生物的强大都让人类显得极为渺小。任何人在未曾做好准备的情况下,都很难通过跳海来逃生。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而言,高速跳入海水更是极其危险的。
我们平时了解跳水运动的朋友应该知道,要从高处跳入水中,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确保安全。即使是跳水高度超过5米的台跳,若没有充分的训练,人的身体可能会遭受严重的伤害。尤其是从船上跳海,这与跳水有着很大的区别。一旦从高处跳入水中,普通人会因水面冲击而产生强烈的刺痛感,甚至会因此失去意识,进入昏迷状态,这为生还带来极大危险。
事实上,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,人的思维往往会变得混乱。你可能会看到其他人跳下海,就误以为那是生还的希望。然而,跳海绝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你不仅会面临强烈的恐惧感,不知道跳入海中会发生什么,还要应对潜在的危险,如鲨鱼的攻击、长时间浸泡导致体温迅速流失,甚至可能卷入漩涡。
漩涡是海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,其强大的吸力常常足以将任何接近的物体拉入深海。当船只或人落入漩涡时,极难脱身,甚至连船只也有可能翻覆。漩涡的水流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2公里,导致失去方向感的你被不断拉向漩涡中心,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被吞噬到深海之中。即使在漩涡中没有立即死去,失去力气、四肢僵硬的痛苦感会让你渐渐丧失生存希望。
正因如此,面对沉船时,我们应该避免轻易跳海。最安全的选择是保持冷静,等待救援。沉船事故时,我们要冷静应对,尽量节省体力。此外,穿着尽量多的衣服、保暖服,以及保持与其他人一起群体取暖,都是避免因失温而导致休克和溺水的重要措施。
例如,2020年11月19日,日本的一艘“海上出租车”的渡轮在撞击岩石后沉没,船上共有52名小学生、5名老师和5名船员。事发后,船内的照明开始闪烁,孩子们感到十分恐慌。然而,船长依旧保持镇定,指示所有穿着救生衣的孩子们立即跳水逃生。幸运的是,附近的一艘渔船及时赶到,孩子们一个个被救起,最终船上所有人员都成功逃生,无一伤亡。整个过程从触礁到完全沉没仅仅发生了10分钟,但他们通过果断行动和合作,避免了更大的灾难。
这一事件教会我们:在灾难面前,保持冷静、临危不乱是关键。对待海上事故时,不能凭冲动做出判断,应谨慎评估形势,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。我们还应该学习一些海上急救知识,这不仅在灾难发生时能帮我们应对紧急情况,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在海上的生存能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8月30日,泰坦尼克号的残骸首次以8K分辨率的高清画质发布,向世界展示了这艘沉没超过110年的游轮的壮丽景象。尽管如此,关于是否要打捞泰坦尼克号残骸,依然存在激烈争议。部分专家担心,如果对它进行打捞,可能会破坏船体的完整性,因为这艘船本就已经非常残损,再次打捞可能会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。
发布于:天津市至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